萌朧動漫情報網
  • 首頁
  • 活動新訊/報導
  • 模型周邊
  • Vtuber
  • 專欄
  • 成人向
  • DLsit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活動新訊/報導
  • 模型周邊
  • Vtuber
  • 專欄
  • 成人向
  • DLsit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萌朧動漫情報網
Home 深V直擊

Vtuber專題初探篇(3)-「偶像崇拜」一直都在,只是變成Vtuber的形狀

萌朧雪猴 by 萌朧雪猴
2023 年 1 月 15 日
in 深V直擊
FacebookTwitterLINETelegramBluesky

 

偶像在YouTube,只是變成Vtuber的形狀;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萌朧雪猴

 

筆者關注二次元角色魅力時,留意到二次元帶來的愛或迷戀,在於這些角色常都根據理想或萌點加以設計,眾多屬性總能打到某些人的點,能使許多人覺得好萌好可愛,(註1)只是角色互動多為單向,所以粉絲對二次元角色通常更偏向「喜愛」,在有配音的角色,才會延伸出類似的「偶像崇拜」信仰。

 

 

而隨著Vtuber開始風行,這種被視為揉合虛擬與真實,2.5次元其中一種娛樂型態的表演模式,粉絲常展現出讓人驚嘆的黏著度與熱情,像於台北捷運忠孝新生與忠孝復興站看到粉絲自發,刊登hololive 5期生桃鈴音音(桃鈴ねね)的百萬訂閱衝刺廣告時,筆者除了感嘆粉絲的行動力外,也更加感受到一種「信仰」的力量。

vtuberidolworship01

 

 

進一步加深筆者從「信仰」切入Vtuber的想法,是筆者朋友在短時間入坑又脫坑的實例,見證了Vtuber的「信仰」本質之一,即「只差無跡可尋的一個契機」。

 

 

筆者朋友一開始對Vtuber十分嗤之以鼻,記得他還曾講過「Vtuber就特攝布偶裝」之類的言論;但大概過兩三個月後,就表示自己迷上hololive,一開始還嘴硬表示就看看不會斗內(Donate諧音中文,即指贊助、捐獻),結果隔一星期就立馬斗內還順便傳教自己的推(推薦、愛)「風真いろは」,除了暱稱他為小天使168外還曬了自己的斗內紀錄,並講了句:「金錢只是暫時的,回憶是永久的」;但大概又一兩個月,就說自己半退坑了。

vtuberidolworship02

vtuberidolworship03

vtuberidolworship04

vtuberidolworship07

vtuberidolworship05

(因不同時段截圖,暱稱頭像有差異)

 

朋友這段入坑Vtuber又半退坑的經驗,要不是親自確認是同一個人,筆者都懷疑這帳號是不是被盜,但這種狀態其實在Vtuber乃至娛樂圈都很常見,而沉迷Vtuber「我覺得跟BGM比大聲就戳到我笑點」、「我很享受與Vtuber互動」、「就是可愛!」等五花八門的理由,這也讓筆者思考該如何解釋這樣的現象?

 

 

筆者因此將Vtuber與宗教做串聯,Vtuber發展過程中化為一種獨特的「偶像崇拜」,凝聚出觀眾(信徒)的「信仰之力」,且延伸出無限可能的商機,當看到hololive Vtuber「獅白ぼたん」在實況《進擊羔羊傳說》這款遊戲,遊玩中創建教派傳教的過程,也讓人對Vtuber作為一種宗教的想像更為具體。(註2)

 

 

筆者在跟朋友討論Vtuber信仰與宗教信仰的相似度時,朋友認為我們所熟悉的宗教信仰基本上都是奠基在自然或神靈、歷史人物神格化等「崇拜意象」,若與Vtuber常有真實的「中之人」來對照,感覺兩者的「偶像崇拜」不太一樣。

 

 

當時筆者解釋,雖然可能被崇拜的「偶像(對象)」定義及本質都略有差異,不過「宗教信仰」與「偶像信仰」在「滿足信徒需求」,與透過長期發展來累積信仰的概念卻是一樣的。宗教信仰可能是透過「神蹟」的展現,讓信徒的疑難雜症在難以解釋(神秘感)中獲得解決;而「偶像信仰」,特別是Vtuber多透過神秘感包覆真人生命中的生活體驗,加上不時自我解放與破壞設定,(註3)常讓粉絲在觀看中紓壓或產生共鳴獲得「情感滿足」,(註4)這種「滿足信徒需求」的特質在疫情中更為顯著,也能用來說明為何疫情成了Vtuber飛躍發展的催化劑。(註5)

 

 

有台灣Vtuber(台V)討論如何增加雜談力並學習成為陪伴者時,也觀察到許多的觀眾會將Vtuber當成聆聽者,以台V受眾來說,在語言共通的情況下,觀眾會希望在Vtuber的直播中找到陪伴感跟互動感。(註6)

 

 

由中之人與虛擬外表結合而成的Vtuber,其具「虛實二元交錯模糊性」而被筆者視為一種獨特的「偶像崇拜」,人其實是種感性多於理性的生物,人們會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物,並為此以無數種理由來說服自己,或切換想法。以Vtuber來說,雖然觀眾可以理解虛擬外表下還有個中之人,但當Vtuber演出時,觀眾就會自然地融入這個角色的設定,在一系列的表演過程中,我們所專注的就是這個「角色」,而當Vtuber因演出需求露出中之人的部分如手時,反倒營造出一種「遐想」氣氛;Vtuber藉由各種表演形式讓觀眾融入人設與世界觀(或破壞設定),觀眾在表演過程中也只聚焦在Vtuber上,就如同我們看動畫時都知道每個角色會有聲優詮釋,我們甚至都能知道本人的模樣,可這些聲優利用「聲線」,讓觀眾們只在作品中感受到「角色」,而更加沉浸在世界觀。

vtuberidolworship06

現在Vtuber露出身體某部分如手、腳,早已不是甚麼罕見的事。(註7)

 

Vtuber透過虛擬形象與設定讓觀眾自行遐想補完這面,倒讓筆者想起二次元盒繪的情趣商品,有接觸過二次元盒繪飛機杯這類商品的人,應該都對色氣十足的插圖跟滿是想像的人物設定與口號有印象,產品設計也總嚐試連結人設,像泡溫泉的美少女可能就會搭配標語:「連綿螺旋凹溝,如溫泉水般柔順包圍;無微不至的貼服纖細皺褶,讓陽光般的滿溢女子力漸漸將你融化。」,雖說商品當然能帶來實際體感(包含視覺),但大都靠自己在腦中補完才能有更多感受(甚至沒感覺),這種極度仰賴腦海想像的過程,在Vtuber神祕感(不透漏中之人)、人物設定、二次元角色等特質發揮上,似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尤其是現在很流行的ASMR。(註8)

TamatoysvtuberFuwarikira09

 

 

而Vtuber的「虛實二元交錯模糊性」把這種沉浸腦補感與現實世界做串聯,觀眾能透過斗內、留言從觀看中互動並獲得回饋,進一步累積觀眾的信仰,影音平台如YouTube的超級留言(註9)、頻道會員限定內容,猶如一種尊榮感、成就感與信仰充值的催化劑,觀眾的行為模式因此產生差異,Vtuber也更顯商業化;此外Vtuber粉絲也不僅只限網路互動,當Vtuber透過活動在現場舉辦線下互動時,粉絲們彼此也以Vtuber為中心凝聚出讓人驚嘆的友誼,因此「虛實二元交錯模糊性」中的「實」不僅指涉Vtuber中之人的特質,也指Vtuber的信仰及能量從「虛」的網路延伸至「實」的日常生活。

2023vtuberUsagiHimetopic14

如暱稱為姬友的Vtuber兔姬觀眾,就能在線下活動中看到他們自各地集結參與(註10)

 

 

另外Vtuber演出時觀眾會自然融入這個角色,並在潛規則中避免意識到中之人的存在,但當Vtuber的設定因「畢業」而產生變化時,觀眾又會自然的切換視角,聚焦在中之人的下個「轉世」或繼續先前活動的「前世」,雖然既有Vtuber印象大多維持,但也可看出觀眾在關注Vtuber表演的同時,信仰常會淺移默化到中之人身上,這種難以釐清的「灰色混沌」感,即是「虛實二元交錯模糊性」的一大特質,這也是為何不熟悉Vtuber這個概念的人在看到許多觀眾熱情互動,甚至努力斗內只為被Vtuber多關注幾眼時,常會無法理解的一個原因。(註11)

 

 

也由於觀眾常會遭遇Vtuber虛擬形象與中之人切換過程,每個觀眾內心不經意形成的「獨角獸區」、「信仰區」就常會在Vtuber活動時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

 

 

透過上述的分析我們能理解Vtuber的「虛實二元交錯模糊性」,即結合中之人「真人回饋」與虛擬角色「遐想迷人」的特質,在「情感滿足」中透過信仰累積形成的「偶像崇拜」,讓Vtuber成為一種獨特卻又十分熟悉的偶像養成與娛樂模式。不過對Vtuber來說培養「信仰」的過程絕非易事,主要原因在於Vtuber作為一種「娛樂媒介」,極大仰賴Vtuber中之人的「個人魅力(Charisma)」,且做為一種成長中的商業模式,粉絲與業主的選擇也更多,都讓Vtuber嘗試經營出自己信仰圈時,必須要有更多規劃與機運。

 

 

下一篇筆者將從Vtuber的信仰角度出發,來看信仰是如何將金錢、人氣與Vtuber結合並形成商業可能性;而信仰的雙面性又對Vtuber乃至粉絲,有哪些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註1蔡明叡 (2020.8.20)。邁向動漫行銷的年代!論「二次元代言人」《CCC創作集》。https://www.creative-comic.tw/special_topics/8

 

註2:獅白ぼたん (2022.9.15)。【Cult of the Lamb】地下を這うラーメンSSRB教の朝は早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DpaFaT4LA&t=0s

 

註3:相比大眾對真人偶像要求的高道德標準,Vtuber的包容性似乎更多,色色、髒話口頭禪都可能變成Vtuber魅力特質的要素。貓祭 (2022.6.6)。【第一次看Vtuber?】你需要知道的小知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oN9W_GjHo

 

註 4:Vtuber信仰中的「信」也許就是相信這些Vtuber能夠帶來歡樂或達成某些想法,因此「情感滿足」可能是信徒從Vtuber找到快樂感;也或許是與Vtuber互動時,在傾聽過程中成為朋友並看著其成長的滿足感。

 

註5:YouTube在2021年9月公開的《從YouTube文化和趨勢報告看影片的未來發展趨勢》中就指出,「收看直播及與他人同時觀看影片能讓人獲得社群歸屬感,有 85% 的觀眾在過去12 個月內曾看過直播。」Gina Shalavi (2021.9)。從YouTube文化和趨勢報告看影片的未來發展趨勢。https://www.thinkwithgoogle.com/intl/zh-tw/consumer-insights/consumer-trends/從-YouTube-文化和趨勢報告看影片的未來發展趨勢/

 

註6:蕉バナ (2022.10.28)。【主題雜談】身為Vtuber需要的必備技能!如何提升雜談力並且學習成為陪伴者呢?Feat. @ReLive_灰妲 Da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sx62kugza4

 

註7:露洽露洽 (2022.09.09)。【深夜談】吃飽之後,來陪露恰喝一杯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CyIys19Dlc

 

註8:ASMR為「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的簡稱,中文專稱為「自發性知覺神經反應」或「自感性高潮反應」,又常俗稱「顱內高潮」,是透過各種人類感官(通常是聽覺)讓聽眾或觀賞者產生酥麻、愉悅感。

 

註9:「超級留言」能透過顏色方塊區別贊助金額與自訂留言,而常被觀眾稱為「彩虹」的特別留言方式,則是一次贊助7種顏色留言,總額接近新台幣3000元。

 

註10:萌朧雪猴(2022.7.30)。【2022CCPA】台灣角川2022漫博兔姬《獨占視線 兔姬明信片書》 簽名會 姬友集結現場同歡《萌朧動漫情報網》。https://www.moelong.com/moelongnews/archives/14407

 

註11:對很多人而言,他們無法理解為何不直接與真人互動,而要透過虛擬角色的方式,但說穿就是三次元跟二次元的族群與觀點不同,重點還是在包容彼此的想法、癖好,並量力而為。

Tags: 深V直擊
ShareTweetShareShareShare

Related Posts

深V直擊Vtuber篇-專訪兔姬「初心不變 真心實意 開心看台 」
深V直擊

深V直擊Vtuber篇-專訪兔姬「初心不變 真心實意 開心看台 」

2023 年 1 月 15 日
Vtuber專題初探篇(2)-憑空出世還是水到渠成的Vtuber?那些支撐Vtuber發展的元素
Vtuber

Vtuber專題初探篇(2)-憑空出世還是水到渠成的Vtuber?那些支撐Vtuber發展的元素

2022 年 12 月 27 日 - Updated on 2023 年 1 月 15 日
Vtuber專題初探篇(1)-Vtype、虛擬偶像、虛擬KOL,到底什麼是Vtuber?
Vtuber

Vtuber專題初探篇(1)-Vtype、虛擬偶像、虛擬KOL,到底什麼是Vtuber?

2022 年 12 月 10 日 - Updated on 2023 年 1 月 15 日
廣告

萌朧動漫 X

Follow @moeyukisaru
萌朧動漫情報網

Copyright © 2025 萌朧動漫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聯資訊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Follow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活動新訊/報導
  • 模型周邊
  • Vtuber
  • 專欄
  • 成人向
  • DLsite

Copyright © 2025 萌朧動漫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