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台灣支部與允臧齋藝術共同策劃,將自3月22日起於國立台灣大學總圖書館一樓舉辦,日本刀文物主題展:「鐵華刃韵—日本刀之美」,現場將展出40把精選展品,引領參觀者近距離橫跨時空感受文物之美與日本刀文化匠心。

允臧齋藝術分享策展初衷時表示:「允臧齋藝術長期推動高古藝術的普及與認識,希望這些文化資產不僅停留於收藏領域,而能真正融入當代生活。此次展覽的發想亦與此理念相契合——當代日本以動漫、遊戲等次文化來推廣刀劍文化,使傳統工藝透過新世代的語言得以延續。我們也希望藉此契機,讓更多人從歷史與藝術的角度認識日本刀的價值。」
因此允臧齋藝術在平台宣傳展覽時,不單只是簡介不同時代、流派的日本刀,其歷史源流、其在功能與工藝上的演變等,也同步配合動漫、影劇等不同文化媒介,來提及展出刀款經過文化改編的魅力。

像許多人耳熟能詳的傳說妖刀「村雨」,透過日本江戶時代戲作家「曲亭馬琴」的名作《南總里見八犬傳》中的「村雨丸」而著稱,在遊戲《天華百劍 – 斬 -》中則以「村雨助廣(むらさめすけひろ)」的形象做連結。


本次展覽展出的津田越前守助廣「村雨」,是助廣42歲時,奉大坂城代「青山宗俊」之命訂製的刀作,並以「村雨」為其刀號,由青山家代代相傳,秘不示人,為祈雨時攜出。

而允臧齋也陸續先行公開部份多件展品資訊及實物圖錄,讓不少人充滿期待。











允臧齋藝術也在展前先以日本刀的發展簡史作導覽鋪陳:
「在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代初期,無論在哪個地區,製作日本刀的方法基本相同,因此刀劍作品往往風格相近,帶有古樸的氣息,且較少見到技巧性強的設計。」
「隨著武士階層的興起,日本刀的製作自平安時代以降逐步發展成熟。至室町時代及戰國時代,因應戰事頻繁,刀劍更強調實用性與耐久性,催生出多位名匠與不同流派的技術特色。進入江戶時代後,社會相對安定,武士對刀劍的需求由實戰轉向禮儀與身份象徵。此時的日本刀在保持實用性的基礎上,製作工藝趨於精緻,刀身、刀鐔、刀鞘與刀柄等細部裝飾皆反映出當時工藝水平的提升與審美趣味的變化。」

「當各地製刀技術隨著逐漸展現獨特特色,並發展出不同的鍛造流派且被稱為「傳」時,按歷史發展順序分別出現了最具代表性的五大流派:「大和傳、山城傳、備前傳、相州傳、美濃傳。」





而在「鐵華刃韵—日本刀之美」資訊陸續釋出的同時,也有許多《刀劍亂舞》的玩家(審神者)充滿期待,希望能在展覽中看到許多「刀劍男士」的歷史真身,由於許多展品尚未公開,且宣傳也提及「《刀劍亂舞》歷史名刀擬人化,能讓玩家在娛樂的同時,想進一步了解刀劍的歷史與工藝特色」,因此仍讓人十分期待之後展品完整亮相。

而「允臧齋藝術」為延續《鐵華刃韵—日本刀之美》展覽所帶來的文化體驗,也特別編製發行限量展覽專屬圖錄。圖錄中精選展出之數十件珍貴日本刀及刀裝具,悉心收錄高解析度影像,並附以詳細資料與專業解說,完整呈現日本刀自實戰利器至藝術珍品的歷史演進與匠心工藝,以下為圖錄相關資訊。

圖錄購買資訊
現場觀展購買|歡迎於展覽期間親臨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一樓「日然廳」服務台選購。
線上訂購服務|無法親臨展場者,亦可透過線上購買表單訂購,我們將安排專人聯繫配送事宜。
圖錄定價
現場購買|新台幣 2,000 元/本
國內郵寄|新台幣 2,000 元/本 + 運費 300 元/單 海外郵寄|請來信洽詢,將由專人為您提供運送服務與報價。
「鐵華刃韵—日本刀之美」將從3月22日-3月29日,在國立台灣大學總圖書館一樓日然廳展出,更多活動資訊可上「允臧齋藝術」社群頁面查詢,我們也將前往現場採訪,對於展覽實景有興趣的人可持續留意我們後續報導。

「鐵華刃韵—日本刀之美」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3/22 – 3/29
展覽時間:11:00 – 17:00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大學總圖書館一樓日然廳(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注意事項:
※展場內禁止攝影。
※請遵循台大圖書館館方之相關入館規定。
※12 歲以下兒童請由成人陪同。